上半年我国经济在顶住外部压力、消化累积风险的情况下,稳中有进、好于预期。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并释放出一系列有力的政策信号。据悉,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好已部署的各项政策举措,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生动力,稳住经济大盘。 当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给出一组数据: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将于10月按计划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届时将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 回顾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成绩单”,超预期成为突出特点之一。“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顶住了外部压力,明显好于年初市场普遍预期,近期多家国际机构上调今年全年我国经济增速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几天大幅上调了预测,表明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说。 中国经济还表现出强大韧性。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8%。在风浪中,我国进出口规模站上20万亿元台阶,出口增长7.2%。同时,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人工智能的开源模型、国产中央处理器(CPU)、创新药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智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2日 12:02 28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的《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明确,自2025年8月8日起,对在该日期之后(含当日)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对在该日期之前已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包含在2025年8月8日之后续发行的部分)的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债券到期。 根据公告,上述金融债券,是指依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法人在全国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的、按约定还本付息并由金融机构持有的有价证券。 “此次恢复征税只是对以后增量开征,对以前存量部分利息收益继续免征,这对平稳资本市场、保持货币供应都起到了良好稳定作用。”中国财政学会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表示。 “债券投资以机构为主,个人投资债券规模很小,且个人投资者取得的利息收入还可适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收入1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的政策,不用交增值税。此次政策调整,普通个人投资者不会受到影响。”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表示,总体来看,此次政策调整是根据当前债券市场发展阶段出台的一项优化之举,可以缩小不同债券之间的税负差异,有利于更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定价基准作用,促进债券市场和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2日 12:02 30
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1日以视频形式召开的2025年下半年外汇管理工作交流会要求,积极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推动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便利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等一揽子措施落地见效,在全国实施跨国公司资金池管理政策,开展绿色外债政策试点,优化完善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加强外汇形势监测分析,强化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和预期引导。 会议强调,外汇管理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金融的形势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党对金融外汇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外汇领域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会议部署了2025年下半年外汇管理重点工作。一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落实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提升系统党建工作质效,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外汇管理干部队伍。 二是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支持外贸稳定发展,实施优化外贸新业态主体外汇资金结算、便利承包工程企业境外资金集中管理等贸易外汇管理改革一揽子政策。积极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推动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便利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等一揽子措施落地见效,在全国实施跨国公司资金池管理政策,开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多位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在全方位扩大内需、增强国内大循环韧性方面,重点是自上而下、软硬结合、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在可持续的基础上,研究稳妥接续“两新”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将坚持和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不断完善稳就业扩内需政策工具箱 对于经济运行态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表示,上半年我国经济在顶住外部压力、消化累积风险的情况下,稳中有进、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发展的“含金量”不断提高。 周陈说,近期多家国际机构上调今年全年我国经济增速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几天大幅上调了预测,表明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7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在荣枯线上持续保持扩张,说明制造业企业市场信心较为稳定乐观。 关于下一步经济工作,周陈表示,一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好已部署的各项政策举措,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改革开放,加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特别是继续推动稳就业稳经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降至14%,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1个和0.2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已降至14元。综合测算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节约物流费用超过1300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所研究员邢伟表示,虽然只下降了0.1个百分点,但反映出供应链协同效率增强,为实体经济减轻负担,带来真金白银实惠。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2024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并从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健全国家物流枢纽与通道网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 专家认为,产业升级与技术驱动的协同效应,是推动上半年物流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和物流技术加快创新,共同推动了全社会物流成本下降。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给物流行业发展带来根本性变化。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张晓兰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通过数字技术来优化管理系统,大幅降低物流运输空驶率,自动化仓储设备让作业效率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运输工具的加快使用,有效降低了整体能耗。 “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表明我国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2日 12:02 21
国家发展改革委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届时将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在顶住外部压力、消化累积风险的情况下稳中有进、好于预期,主要宏观指标表现良好、经济运行彰显强大韧性、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显现。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5%,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重点商品消费持续升温,今年以来“以旧换新”已带动商品销售额超过1.7万亿元,上半年限额以上家电、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30.7%、24.1%,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 “消费持续健康发展是供需双向奔赴的结果,既在于稳定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也在于以高品质供给持续引领创造新的需求。”周陈表示,消费是最终需求,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惠民生和促消费,推动出台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2日 12:02 22
我经常在电商直播间购物,享受“一键下单”便利的同时,也有一些担忧,广告宣传靠不靠谱?售后有没有保障?有没有相关政策能够优化消费环境,让我们更加放心消费?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如何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优化消费环境是重要抓手之一。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蕴含着巨大投资和消费潜力。优质的消费环境和生态环境一样,是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宜居宜业的基本公共产品,也是当前提振消费的重要支撑。“消费环境的优化涉及多个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履行综合监管职责,与行业主管部门高效联动、优势互补,形成监管合力。推动各主管部门落实行业监管职责,按照‘谁监管谁维权’原则,把推动发展和规范秩序紧密结合,把促进消费和维护权益紧密结合,切实优化消费环境。”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相关负责人说。 消费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千行百业。优化消费环境,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市场监管部门将引导经营者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合规体系,完善首问负责和先行赔付制度,落实安全保障、质量担保和售后服务责任。从源头预防消费侵权问题,鼓励经营者主动公开并履行优于法律规定的承诺。 广告与老百姓“天天见”,然而一些违法广告的存在却困扰着消费者。今年,市场监管部门聚焦重点民生领域和互联网新兴媒介开展广告市场秩序集中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2日 12:02 19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如何?下半年经济工作怎么干?相关领域改革怎么推?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负责同志就部分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面对外部压力,上半年经济怎么样? 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上半年,我国经济在顶住外部压力、消化累积风险的情况下,稳中有进、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发展的含金量不断提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从3方面分析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特点。 主要宏观指标表现良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好于年初市场普遍预期,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7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在荣枯线上持续保持扩张,说明制造业企业市场信心较为稳定乐观。此外,就业、物价和居民收入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58%。 经济运行彰显强大韧性。上半年,内需继续发挥增长主动力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8%;外贸展现出强大韧性,进出口规模站上20万亿元台阶,出口增长7.2%;装备制造“压舱石”作用持续发挥,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1%。 新动能加快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2日 12:02 24
夜幕降临,天津棉3创意街区灯光次第点亮。伴随柔和的音乐,咖啡摊主擦拭杯具、调试设备,不少下班的年轻人早已排起长队,第四届天津市咖啡文化节渐入佳境。 “晚上是我休闲放松的时间。”天津市民王辰手捧一杯醇香咖啡说,“市集现场氛围很好,不虚此行。” “95后”创业者田先生是第三次参加咖啡文化节。在他看来,市集不仅是展示产品的窗口,更是融入城市夜生活、触达夜间消费客群的重要渠道。“很多年轻人都聚在这里,聊聊咖啡、喝点冷饮、听听音乐。” 集市上,文创、生活闲趣、艺术创作等业态聚集于此,年轻人畅享“夜生活”的惬意。“现在年轻人的消费方式和节奏都在改变。”掌上天津总经理、天津市消费流通促进会秘书长夏兰英说,“我们打造夜间咖啡市集,就是希望有一个既舒适又有参与感的夜间消费空间。” 7月28日晚,在天津安里甘艺术中心,天津市和平区长春道社区居民表演俄罗斯歌曲《玛丽诺之歌》。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近年来,天津持续丰富夜经济场景,从升级重点街区到引入非遗展售、艺术快闪等新业态,丰富夜间消费空间,拓展沉浸演出、文化展览、休闲餐饮等文旅体验,城市的夜生活边界不断延伸。 “没想到天津的夜晚这么浪漫!”在海河游船上,来自西安的游客刘昊掏出手机不停拍照,“两岸的灯光精致绚烂,像在城市里打开了一本立体画册”。 暑期客流高峰来临,天津津旅海河游船公司平均每天安排70余个夜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2日 12:02 8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上半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态势稳中向好。经初步核算,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 海洋资源要素供给能力稳步增强。全国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7万公顷,同比增长25.2%,项目涉及投资额超5000亿元。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3%、16.9%,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99.4%、2.2%。“蓝色粮仓”建设扎实推进,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主要海洋传统产业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海洋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以修正总吨计海船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64.0%、47.2%和57.6%。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全国邮轮港口接待旅客总数同比增长40.1%。海洋交通运输业韧性凸显,海洋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2%、6.9%。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9.3%和9.7%。青岛发布可用于海洋药物研发的“海星大模型”;兆瓦级发电机组“奋进号”已连续并网运行超3年。 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国家宏观政策支持、数智技术深化应用、绿色转型加速推进形成的强劲合力,为海洋经济增长注入持续动能。下一步,要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优化产业布局,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海洋经济在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中实现新跨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