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显示,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日前印发《浦东新区高质量推进标杆性金融科技集聚区建设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充分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政策优势和综合改革示范效应,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集群,推动金融科技前沿技术研究和场景应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把浦东新区建设成为标杆性金融科技集聚区。 为实现上述目标,《方案》提出,力争三年内培育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金融科技标杆性企业,通过科技赋能促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和提质升级。对标杆性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包”,鼓励产业生态塑造能力强、产业链带动能力强的标杆性企业在浦东加大投资,承担国家、上海市重大战略任务,并按照规定给予资金支持。 按照《方案》规划,打造金融科技标杆性园区。建设“模力社区+金融数据港”金融科技与大模型产业联动发展标杆性园区、“陆家嘴软件园+浦东软件园”双城辉映产业融合标杆性园区、张江科学城数智天地数字金融标杆性园区。 《方案》提出,推动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发展。持续推动金融管理部门、金融要素市场及基础设施、各类金融机构设立的金融科技企业和功能性机构在浦东落户,鼓励大型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在浦东设立金融科技企业,鼓励具有成长潜力的创新型金融科技企业在浦东集聚发展。鼓励金融科技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在浦东设立,对建设经费、实际投入按照规定给予资金支持。支持算力
中国财经 小亚 今天08:01 19
8月4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企业销售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呈现多方面亮点。 制造业发展稳中提质。在国家税费优惠和其他相关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上半年,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企业总体增速快1.5个百分点,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制造业“高端化”稳步推进,上半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上半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保持快速增长,反映创新产业持续壮大。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快融合,上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1%,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9.9%,反映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 “两新”政策成效明显。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上半年,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11.1%,延续去年以来较快增长势头。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系列政策持续显效,居民消费需求加快释放。上半年,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同比分别增长45.3%和56.6%;与家装相关的家具零售同比增长34%;“以旧换新”新扩围的手机等通信设备零售同比增长25.4%。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序推进。上半年,全国省际间销售额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为40.7%,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反映省际间贸易联系持续加深,全
中国财经 小亚 今天07:31 21
民营经济是经济脉动的“晴雨表”,更是经济活力的“发动机”。今年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我国外贸比重的57.3%,撑起外贸半壁江山。笔者认为,要让这股劲头再足些,需在关键处多添柴猛续力。 其一,政策要多些“直通道”少点“弯弯绕”。 民营企业期盼政策如同春雨一样,落到实处、滋润到根。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近期透露,两年多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所有党组成员和各业务司局通过各种方式与民营企业座谈交流500余次,省、市、县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2万余次——这样的密集互动,为政策精准滴灌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政策力度来看,今年以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利好措施不断:国家拿出3万亿元优质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各地出台“真金白银”配套方案。如何让好政策落到实处是关键,笔者建议,政策落地要少点“弯弯绕”,多些“直通道”。审批环节应减尽减,补贴发放能快则快,要把“纸上福利”变成车间的新设备、研发室的新仪器,这样,民营企业家自然底气十足、信心满怀。 其二,创新要发力于产业链“卡脖子”处。 从供给端来看,上半年,一批民营企业靠硬科技打开局面:敢于投资建立实验室,敢于放手让年轻人挑大梁,敢于把“冷门技术”做深做透。毕竟,创新不仅需要有“真刀真枪”的投入,还要有“十年磨一
中国财经 小亚 今天07:31 16
8月4日,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38872.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0%。其中,出口16883亿元,增长15.0%;进口21989.6亿元,增长3.2%。服务贸易逆差5106.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22.1亿元。 从数据来看,旅行服务出口增长最快。上半年,旅行服务保持快速增长,进出口达10802.9亿元,增长12.3%,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其中,出口增长68.7%,进口增长5.5%。 此外,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上半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5025.4亿元,增长6.0%。其中,其他商业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较大,金额分别为6391亿元、5293.8亿元,增速分别为3.1%、12.7%。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8650.4亿元,增长7.8%;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6375亿元,增长3.6%;顺差2275.4亿元,比上年同期扩大409.2亿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呈现出稳健增长态势,结构持续优化,贸易逆差显著收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稳步增长与旅行服务的强劲复苏构成拉动服务贸易增长的双引擎。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增速远超进口增速,这表明我国服务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正在快速提升。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良好的
中国财经 小亚 今天07:31 17
中国网财经8月5日讯(记者 畅帅帅)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工业机器人产量猛增35.6%、高端制造业利润两位数增长......中国工业经济在2025年上半年展现出强劲韧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7月28日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不断壮大,行业治理得到加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底盘稳固,工业经济“向稳”而行 韧性成为上半年中国工业经济的关键词。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工业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规上工业增加值6.4%的同比增长,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7%,为国民经济提供了坚实支撑。 企业主体活力持续释放。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52万户,较上年底增加了8000多户,规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从企业类型看,私营企业展现出更强适应性,利润增长1.7%。 工业大省挑大梁作用突出。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福建、安徽、河南、湖南实现8%以上的增长。 8个工业大省利润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实现两位数增长。 创新驱动,“向新”力量蓬勃生长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速,成为上半年工业经济最亮眼的风景线。 机器人产业爆发式增长。随着人形机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025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38872.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0%。其中,出口16883亿元,增长15.0%;进口21989.6亿元,增长3.2%。服务贸易逆差5106.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22.1亿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上半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5025.4亿元,增长6.0%。其中,其他商业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较大,金额分别为6391亿元、5293.8亿元,增速分别为3.1%、12.7%。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8650.4亿元,增长7.8%;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6375亿元,增长3.6%;顺差2275.4亿元,比上年同期扩大409.2亿元。 旅行服务出口增长最快。上半年,旅行服务保持快速增长,进出口达10802.9亿元,增长12.3%,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其中,出口增长68.7%,进口增长5.5%。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4日 23:36 25
陕西安康市宁陕县位于秦岭中段南麓。2025年夏天,这里举办的“村光大道”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看。 在“村光大道”活动的舞台上,演员们把当地农耕文化、老旧物件、传统习俗等搬上舞台,并融合了非遗展演、文旅资源推介等。台上的演员卖力表演,台下的观众则拿来了家里的“锅碗瓢盆”,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为演员加油鼓劲。 舞台不远处,100余家摊位整齐排列。丰盛的美食散发着诱人香气,精彩的节目表演和趣味互动游戏,也让游客乐此不疲。 据了解,截至7月底,宁陕县共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同比增长38%;实现旅游花费4.45亿元,同比增长41.9%。 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上演万马奔腾 点燃夏日激情 8月3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壮阔景象与赛马、射箭等民俗赛事轮番上演,让游客和市民沉浸式感受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草原上,300余匹蒙古马在牧民的驾驭下如离弦之箭冲出,鬃毛飞扬、四蹄翻腾。 在传统赛马10公里比赛中,来自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的28名参赛选手在2公里的赛道上展开速度与技巧的较量。马匹风驰电掣,骑手们伏低身体、紧握缰绳,人与马的极致默契在此刻尽显。赛道旁,观众加油声、喝彩声不绝于耳。最终,来自包头市的15岁选手凭借精湛骑术获得冠军。 除了紧张刺激的赛马,骑马射箭、耗牛和骆驼展示等草原特色的活动同样吸引了众多游客驻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4日 23:36 22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企业销售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制造业发展稳中提质,“两新”政策成效明显。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企业总体增速快1.5个百分点,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制造业“高端化”也在稳步推进,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 同时,创新产业持续壮大。上半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保持快速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幅均达到10%左右,反映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上半年,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11.1%,延续2024年以来较快增长势头。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上半年,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同比分别增长45.3%和56.6%,与家装相关的家具零售同比增长34%,手机等通信设备零售同比增长25.4%。 此外,上半年,全国省际间销售额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为40.7%,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反映省际间贸易联系持续加深,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稳步推进。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4日 23:36 24
2025年上半年,当全球贸易仍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起伏波折时,浙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5004亿元,同比增长5.8%。在国内外的产品标准、销售途径、市场需求差异明显的情况下,浙江是如何打通内外贸“两个市场”? 在浙江湖州德清的一家电气公司内,负责人介绍,企业生产的产品原本远销60多个国家,但随着外需放缓、贸易壁垒升级等影响,电器行业整体出口业务占比大幅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制定了“稳外贸促内销”的销售策略。 企业负责人彭苏富介绍,外销相对一些传统产品,对于信息化、智能化要求比较低。国内要小体积、高性能、低成本,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对于可靠性、安全性、智能性要求更高。 2025年上半年,浙江省推了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行动。行动中,湖州、德清市县两级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联合行业协会、标准化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等为企业提供了标准讲解、产品检测、技改研发等方面的指导。 浙江湖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与合格评定处处长沈丽敏表示介绍,其中一块就是强制性认证,帮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帮企业缩减强制性认证的时间,把认证时间缩短到一个月之内。 如今,企业生产漏电保护器的新产线正加大马力开工,能同时满足国内外需求,且国内供货量已超国外2倍。截止到7月初,浙江省已认定了1018家省级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 浙江丽水:研发新品 外贸企业拓内销要练好“内功”
2025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38872.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0%。其中,出口16883亿元,增长15.0%;进口21989.6亿元,增长3.2%。服务贸易逆差5106.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22.1亿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上半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5025.4亿元,增长6.0%。其中,其他商业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较大,金额分别为6391亿元、5293.8亿元,增速分别为3.1%、12.7%。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8650.4亿元,增长7.8%;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6375亿元,增长3.6%;顺差2275.4亿元,比上年同期扩大409.2亿元。 旅行服务出口增长最快。上半年,旅行服务保持快速增长,进出口达10802.9亿元,增长12.3%,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其中,出口增长68.7%,进口增长5.5%。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