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市场周评:非农报告已引爆降息预期 美联储官员会否紧急变脸?特朗普新关税将在8月7日生效
文 / 林雪
2025-08-03 11:38:23
来源:亚汇网
周中,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如预期般维持利率不变,但其基调并没有市场所希望的那样鸽派。由于美联储没有发出9月份降息的信号,利率期货迅速重新定价,这使得美元进一步走高,并对全球风险资产构成压力。这一举动延续了美元本已在进行中的涨势。
外汇市场:美元指数本周一度大幅上行,主要得益于美国与欧盟等达成贸易协议、好于预期的GDP等美国经济数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新闻发布会被解读为鹰派,以及市场削减今年的降息预期。截至本周四,美指已经连续六个交易日收涨,并重回站上100整数关口,创5月底以来新高。但是,周五弱于预期的非农数据导致市场重新完全定价年内两次降息,美元重回99下方,15分钟内大幅下挫超过100点,本周收于98.66,涨幅收窄至1.03%。非美货币方面,强美元一度导致非美货币走势低迷,英镑兑美元、澳元兑美元均录得六连跌,欧元兑美元录得五连跌,美元兑日元录得上涨。
黄金市场:现货黄金一度因美元走强而承压下跌。其中,周三金价一度跌破3270美元关口,并创1个多月来最大单日跌幅。周四周五黄金稍微回升,非农后更是直接大涨40美元,抹去此前全部跌幅,本周收于3363美元/盎司,上涨0.79%。
原油市场:国际油价本周收涨,为三周以来首次,主要因为特朗普将对俄乌停火的最后通牒提前至8月8日,且全球贸易局势出现缓和迹象。周五,消息称欧佩克+预计将在周日批准新一轮的增产,油价闻讯大跌超3%。
一周要闻回顾
1. 美联储不降息,特朗普怒批“太愚蠢”,两理事反对一理事辞职
美联储在7月会议上连续第五次维持利率不变,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保持在4.25%至4.5%。此举再度遭到特朗普的攻击。
美联储政策声明称,虽然通胀已从高位回落,但仍高于2%的目标水平,就业市场依旧稳健,而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不确定性依然突出。美联储强调,其目标是实现最大就业和长期2%的通胀率,未来利率调整将取决于最新经济数据、前景变化及风险平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上,理事沃勒和鲍曼投票支持立即降息25个基点,打破了三十余年来“零反对票”的传统。
会后,主席鲍威尔表示,目前的政策利率具有限制性,也足以应对关税和通胀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一表态使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明显降温。
鲍威尔强调,目前判断关税对通胀的长期影响还为时过早,物价传导比预期更慢,美联储需避免短期冲击演变为持续通胀。另外,尽管GDP数据显示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市场依旧表现良好,但供需情况显示潜在下行风险。
随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再度猛烈抨击鲍威尔,称其“愤怒、愚蠢且政治化”,不配担任美联储主席,指责其让美国损失数万亿美元,并批评总部翻修工程“史上最腐败”。前商务部长罗斯则认为,这些攻击可能加剧美联储在政策上保持强硬,不愿因外界压力而降息。
特朗普周五非农前再次怒批鲍威尔,说他是一个顽固的白痴,现在必须大幅降低利率,如果他继续拒绝(降息),理事会应该接管控制权,做所有人都知道必须做的事!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透露,正在为总统和办公厅主任准备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名单,预计将在年底前公布。鲍威尔的任期将于明年5月结束,届时还将有一个理事职位空缺,候选人将进入面试阶段。
周五,投下反对票的沃勒和鲍曼同时发文解释原因。鲍曼称,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市场出现疲软迹象,通胀已接近目标,降息可对冲经济进一步疲软的风险,保护劳动力市场。她强调提前行动的重要性,以避免劳动力市场恶化和经济进一步放缓。
沃勒认为关税仅导致一次性物价上涨,不会引发持续通胀,当前经济数据表明货币政策应接近中性而非紧缩。他还指出劳动力市场面临下行风险,主张立即降息,而不是等待。尽管存在不同观点,他仍认为观望态度过于谨慎,可能导致政策滞后。
更加戏剧性的是,美联储理事库格勒突然宣布辞职,已向特朗普递交辞呈,将于8月8日卸任,返回乔治敦大学担任教授。她本周已经缺席美联储议息会议,其职位原定明年1月才出现空缺。
库格勒此次辞职为特朗普提供了提前任命理事的机会,新理事可能向鲍威尔施压甚至接替其职位。因此交易员继续加大对美联储9月份降息押注。
2. 弱非农点燃降息预期,特朗普怒批数据作假、炒掉统计局长
周五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非农录得7.3万人,为去年10月以来最小增幅。失业率录得4.2%,较上月回升。5月和6月的修正幅度远大于往常,累计下修25.8万人。
数据公布后,交易员重新完全消化年底前美联诸降息两次的情景,交易员认为美联储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75%,而非农报告公布前为45%。
非农数据公布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最新的非农就业数据被操纵,目的是让他和共和党人难堪。他提到2024年总统大选前后,就业数据曾出现异常情况,当时在大选前公布了三天的漂亮数据,但在大选结束后的2024年11月15日,这些数据被大幅下修。
因此,他表示,已指示团队立即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Erika McEntarfer,并认为鲍威尔也应“退休”,因为经济在他的领导下正蓬勃发展。
此前,美国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增长率达3%,从一季度的0.5%大幅反弹,主要受益于净出口贡献的5个百分点,一季度则因净出口拖累。
不过,剔除关税因素后,增长势头并不强劲。消费支出仅增1.4%,为疫情以来最慢,企业投资也明显放缓。经济学家指出,季度波动主要源自库存和贸易。年初企业因关税提前进口,拉高一季度进口并压低GDP,而二季度进口累计下降23%,不仅抵消了一季度的效应,还进一步下滑,出口则仅降2.5%,使净出口大幅提振GDP。
经济学家更关注国内私人最终购买这一需求指标,二季度仅增长1.2%,为2022年底以来最弱。
特朗普在数据公布后表示:“第二季度GDP刚刚出炉,3%,远远好于预期!‘太迟先生’现在必须降低利率。没有通胀!让人们可以购买房子,并为此再融资!”
通胀方面,美国6月核心和整体PCE物价指数均高于市场预期,主要由商品价格上涨推动,家居用品、运动器材和服装等成本上升,表明进口关税部分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支出几乎停滞。
3. 特朗普宣布对数十个国家征收10-41%对等关税
当地时间7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确定对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对等”关税,税率从10%至41%不等。
特朗普称,对新实施的高关税政策表示满意,称其进展“非常顺利,非常平稳”。他提到,未能在8月1日截止期限前达成协议的国家将无法避免下周生效的新关税税率,但未来仍有可能达成协议。
各国被分为三类:对美存在商品贸易逆差的国家,关税为10%;达成协议或对美存在适度商品贸易顺差的国家,关税约为15%;未达成协议且对美存在大额商品贸易逆差的国家,关税更高。
这份声明发布于特朗普自设的“对等”关税生效日前几小时,此前他已二次暂缓关税实施,为谈判留出时间。不过,新关税要到8月7日才会生效,而不是之前的8月1日,这再次给了各国另一个试图通过谈判降低关税的窗口。
另外,特朗普兑现了此前的威胁,从周五起将对加拿大的出口商品关税从25%上调至35%,但《美墨加自贸协定》涵盖的商品不在此列。白宫表示,增加关税是加拿大“持续不作为和报复”的结果。
本周,经过数月艰难谈判,美国与欧盟在特朗普原定加税生效日前一周达成贸易协议。根据协议,欧盟大部分输美商品(包括汽车)将面临15%关税,但药品、芯片等关键领域也包含在内。欧盟同意追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并向美国商品开放零关税市场。此外,欧盟还将采购大量美国军事装备。
在美欧贸易协议达成后,法国强烈反对,认为协议失衡,欧盟不应向美国屈服。法国总理贝鲁批评欧盟“投降”,欧洲事务部长哈达德指出协议是“失衡的”,并强调欧洲不能成为“最后的傻瓜”。德国虽对协议不满,但认为其避免了贸易战升级。
特朗普周三宣布,印度将从8月1日起支付25%的关税。此外,由于印度购买俄罗斯军事装备和能源,特朗普还计划对印度施加一项额外的“惩罚”,但具体细节尚未公布。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指责印度的关税过高,称其为“世界上最高的之一”,并批评印度存在繁重且令人厌恶的非货币贸易壁垒。
特朗普当地时间周三还宣布,与韩国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根据协议,美国将对韩国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而韩国承诺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并购买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或其他能源产品。
韩国总统办公室随后表示,美国已将韩国汽车关税从25%下调至15%,韩国在美国关于芯片和药品关税上不会比其他国家更糟,且大米和牛肉市场不会向美国开放。
特朗普又宣布对巴西大多数商品加征50%关税,以反对针对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政治迫害”,同时豁免飞机、能源等行业40%的额外关税。关税生效日从8月1日延后至8月6日。
巴西财政部长表示,最终结果比预期更温和。巴西外长强调,巴西愿意就关税问题重启谈判,但博索纳罗的法律问题不应纳入谈判。
美国政府本周还宣布,自2025年8月29日起,将暂停对价值800美元及以下的低价值包裹的免税待遇。根据特朗普签署的行政令,通过国际邮政网络以外渠道寄往美国的包裹,将需缴纳所有适用关税。
特朗普周四还向17家跨国制药巨头发出通牒,要求其在未来60天内采取措施降低美国药品价格,并在9月29日前提交具体降价方案。这些药企包括艾伯维、安进、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百时美施贵宝、礼来、默克雪兰诺、基因泰克、吉利德、葛兰素史克、强生、默沙东、诺华、诺和诺德、辉瑞、再生元和赛诺菲。
4. 特朗普关税豁免精炼铜,美铜期货暴跌20%
美国铜市场在7月30日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纽商所铜期货价格暴跌20%。白宫宣布,自8月1日起对进口铜半成品征收50%关税,但精炼铜(即阴极铜)被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此前,交易商普遍预期关税将适用于所有精炼铜进口,因此这一决定令市场措手不及。
根据白宫声明,50%的进口关税将适用于铜管、铜线、铜棒、铜板等半成品,以及管件、电缆、连接器和电子元件等铜密集型产品。而铜矿石、精矿、锍、阴极铜和阳极铜等加工程度较低的产品则不在征税之列。
此外,根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实施的铜关税不会与汽车进口关税叠加。白宫还要求美国生产的高品质废铜和原料铜必须有25%在国内销售,但这一要求在短期内可能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因为美国约40%的废铜和75%的铜精矿已在境内加工。
然而,精炼铜进口关税的前景并未完全消失。商务部建议从2027年起对精炼铜征收进口关税,税率从15%逐步提高至2028年的30%。特朗普已指示商务部长在2026年6月底前提供美国铜市场的最新情况,以决定是否实施这种分阶段关税。
随着纽约铜价暴跌,交易商紧急预订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仓储空间,希望将原本运往美国的铜改道至LME仓库。新奥尔良的LME仓库容量迅速被预定一空,未来三个月内无法再接收新的铜库存。
这一关税政策的急转弯算是终结了铜行业所谓的“职业生涯最赚钱的套利交易”。交易商面临两难选择:要么支付高昂的物流成本在美国境内转移铜,要么承担同样巨大的费用将其重新出口。
5. 加沙陷入“饥饿风暴”,美国特使紧急访问
加沙地带因战争陷入严重人道主义危机,饥荒死亡人数持续攀升。饥饿儿童的画面震惊世界,引发国际社会对以色列造成人道主义条件恶化的批评。
特朗普周一表示,加沙地带许多民众正在挨饿,以色列对援助物资流通负有重大责任,许多生命本可获救。特朗普承诺将设立“无围栏无边界”的食品中心,并称美国将与其他国家合作,向加沙民众提供更多包括食品和卫生设施在内的人道主义援助。
英国首相斯塔默警告以色列,若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英国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加拿大总理卡尼也宣布,加拿大将于9月承认巴勒斯坦国,加入英国和法国的行列。
以色列自3月初起切断对加沙援助,称此举是为迫使哈马斯释放人质,5月起在新增限制下恢复援助。哈马斯指控以色列将饥饿作为武器,以方则称遵守国际法但必须防止援助被武装分子挪用,并将加沙民众的苦难归咎于哈马斯。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上周日声称“加沙不存在饥荒”,但周一改口称加沙局势“艰难”,并表示正努力确保援助物资进入。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发布声明称,以色列将继续与国际机构以及美欧国家合作,确保大量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地带。
在停火谈判陷入僵局、人道主义危机加剧的背景下,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周五访问加沙地带,制定新的援助分配计划。此次行动由特朗普政府主导,旨在缓解加沙地区持续恶化的人道主义危机。维特科夫将与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迈克·赫卡比一同前往该地区,并在任务结束后向特朗普汇报。
(亚汇网编辑:林雪)